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品牌介紹 - 採訪 ZIPP 首席工程師 Josh Poertner, ZIPP VS 巴黎 - 魯貝! Part 3



六年前 Backstedt 在巴黎 - 魯貝的表現

  

說到與職業車隊合作方面,我問 Poertner 怎麼看 08 年的巴黎 - 魯貝賽,賽中 Magnus Backsted的 Zipp 303 損壞導致 DNF'd 到最後的慘敗。
Backstedt 事件是殘酷的。 我們與 CSC 車隊之間的合作要追溯到 2004Trek 車隊的 Liasion Scott Daubert 那時跟我說,“記住,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車的部件壞掉,人們總會把矛頭指向製造商”。 我當時還跟他開玩笑說,Hincapie 的頭管沒有那麼容易壞的。 然而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感覺真的很不好。 但這件事很大程度上也使很多我們最初的討論轉變成了 Cervelo  測試車隊的成立。

Poertner 認為他們需要一支能夠自己說了算的車隊。 在對 303 輪組進行真實的鵝卵石道路測試之前, 他們發明了“衝擊測試機”,並把裝有 27mm 輪胎的 303 輪組放在這個“衝擊測試機”上,然後完成並通過了顛簸測試。

“這個衝擊測試機是世界上最精巧的機器了。 衝擊測試機的凸起處可以是金屬筒、 可以是鵝卵石、 可以是任何你能固定在上面的東西。 然後你就可以讓輪組在這些凸起上運轉了。 此外這台機器可以通過連接桿在垂直面上做正負 15 度的調整, 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採集的三維數據輸入進衝擊測試機裡面,從而還原真實路面的受力情況…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在鵝卵石路上全速騎行,而且轉彎時速度也不受影響, 此外我們還有 Thor Hushovd 全力衝刺的真實騎行數據。 正是這些使我們完成了對輪組真正意義上的全面測試。”



 
實際上我們已經為製造古典賽輪組進行了數千小時的研究。而古典賽輪組所面對的問題不是耐用性。 我們用一周的時間就可以做出在比賽中絕不會壞掉的輪組, 但是如果用碳纖維材質去做的話, 由於碳纖維材質太過堅硬, 那麼隨著你在碳纖維上施加的力越大, 硬度就不可避免地隨之增加。 我們的輪圈形狀是可調整的, 環形輪圈形狀會產生鋼板彈簧效應, 我們通過增加使用阻尼材質來吸收阻尼振動, 這樣我們就能在某種程度上控制側壁彈性率。 然而事實上是古典賽輪組實在是太硬了, 人們都不願意騎, 特別是當古典賽用車本身已經做得過硬的情況下。 所以我們也能看到, 沒有哪個零件製造商敢冒著失敗的風險去嘗試製作。



整個過程致使碳橋技術的形成, 碳橋技術是指 Kevlar 輪邊縫合技術。 它根據局部受力與硬度反饋的關係形成了龐大的周長效率技術。 但是這一技術並不適用於整個輪圈, 所以當我們增加 30% 的受力後, 輪圈硬度只上升了十幾個點。 ”



然而,比賽當天並沒有下雨,所以 Backstedt 決定使用 24mm 寬、 72psi 胎壓的輪胎,而我們從未對他 210 磅的體重和這樣的車輪組合進行測試。 隨後 Zipp 便將上述情況記錄並在實驗室裡復原, 然後發現每次測試都會導致輪圈斷裂。 “比賽結束後幾天,我和他通了電話,他說在他參加的 次巴黎魯貝賽里, 其中有 5 次出現了輪組損壞或斷裂的情況。 唯一沒有出現狀況的那一次, 他最終贏得了比賽。 然後他提到那些掛掉的輪組, 說他們在經過每一個小坑時輪組都會變形, 並出現細小的裂紋。 而鋁邊輪組變形後只會被拉長( 斷裂前 ), 這樣你還可以接著騎。最後他跟我說我們在巴黎魯貝賽可能上再也見不到碳纖維輪組了。

 

 俗話說得好,“最理想的賽車就是, 當它跨過終點線幾英寸後, 便分崩離析, 物盡其用。 '這就是我們給自己挖的坑, 然後我們就跳了進去。 不過今天我可以信心滿滿地說, 如果 Backstedt 那天用的是我們測試時使用的 27mm 輪胎的話就絕對沒有任何問題了。 ”
然而還有件事情並未進行廣泛報導,那就是 Martin Maaskant 騎著一組裝有 24mm 輪胎的量產版 zipp 202 以第四名的成績完賽,從而意味著碳纖維輪組第一次經承受住了巴黎 - 魯貝賽事。


“這令我們抓狂, 碳纖維輪組第一次完賽, 選手獲得第四名, 而且使用的是非定製版 Zipp  202 … 實際上還是一款爬坡輪組, 而這些媒體都置若罔聞。 當然,選手只有 155 磅重, 使用了 24mm 輪胎。 而在這個體重下, 輪組的受力是完全不同的。 對我來說, 更令人受傷的是出版社大肆標榜 Zipp 的失敗,就像 Daubert 所預見的那樣。 然而事實上 Backstedt Hincapie兩人在 Arenberg 森林賽段雙雙折輪, 前後只差幾英尺。 Hincapie 搞壞了一對 HED, 但是媒體對此卻隻字未提。 今年再戰, Hincapie 加入了哥倫比亞車隊( Hed 是輪組贊助商, 但是基本使用的是 Zipp 輪組 ), 使用了一對傳統的鋁合金輪組。”

 
最後, 在這一年的魯貝賽上, 共有 16 303 參賽, 它們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Hushovd( 雷神 )接受采訪時說這是他在魯貝賽上用過的最完美的輪組。



Pro Riders and Wheel Choice
職業選手如何選擇輪組

我們之前談到過一些事例, 關於比起科學, 職業選手會按照自身感受、 個人直覺甚至是迷信來選擇輪組。 比如 Krstin Armstrong, 她在奧運會的女子 TT 賽上沒有選擇使用 Sub 9 輪組 ( Zipp封閉輪之一 ), 而是選擇了普通封閉輪。 Poertner 經過計算後認為 Sub 9 會在上坡路增加 1   2 秒的計時,但是在下坡時則會節省 5 6 秒。

“賽后她談到對比賽的感覺時, 令我非常震驚, 她說:下坡太需要技巧了, 速度直接被操控和剎車限制住了, 所以說任何輪組帶來的氣動優勢都會被剎車抵消掉。'

像這樣的下坡路段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機建模來模擬, 但是我們不能確定在進入彎道前要用多大的力度去剎車。 另外還有一點很難考量, 那就是選手的自信心。 我自己多次對封閉輪組進行騎行對比,感覺 Sub 9 在拐彎時比 900 要更快一些,可能是由於 Sub 9 更軟一些。 Sub 9 的輪邊像簧片一樣具有彈性, 所以它騎起來更像是有輻條的輪組。

 
我們還談了 Cancellara 和 Sub 9 輪組的事情。他最初的搭配是 Cervelo P3 + Sub 9。 由於 P3 緊湊的後下叉間距設計, 使得他在騎行時輪組有時會磨到後下叉。 儘管這種後下叉摩擦現象應該是車架而不是輪組的問題, 但是 Cancellara 還是認為 Sub 9 輪組被設計的太寬了。 直到他換了擁有更寬大後下叉間距的 Specialized Shiv 車架後,他才開始肯定並讚許 Sub 9 輪組。

“在他對輪組完成了一些測試之後, 在一次電話會議上他說:輪組太棒了,轉彎時簡直和輻條輪組一樣,而且還很舒適! 他愛上這個封閉輪了。”


就這樣,Cancellara 騎著 Sub 9 勇奪環法揭幕戰,然後他用同樣配置的戰車以第二名的成績完成了今年環法的 Annecy 賽段。

另一個例子就是 Carlos Sastre08 年環法上他幾乎每天都騎著 Zipp 202。 然而計算機建模顯示如果他使用 Zipp 303 輪組到達 Alped'huez 的山腳下,他還能節省 250 卡路里的能量。

“對於像他這樣的選手來說,他近期贏得的幾個職業生涯內最有意義的勝利都使用了 Zipp 202 輪組, 那麼他自身就會產生一種對 202 輪組性能表現的信心, 而我絕不會因為客觀的建模數據而將這樣的信心奪走。 從某種角度來講, 精神上的優越感相比兩種只有細微差別的產品之間性能上的高低是同等重要的。 這與拿 303 更換訓練鋁輪也不同, 因為這麼做會帶來很大的性能差距。我的意思就是,你看 Zipp 808 相較 202 來說更重, 但是倘若橫向對比的話, 它就要比市場上所有同類輪組要輕得多。 808 管胎版的重量和 Campy Bora 差不多,但是如果你和用 Campy 輪組的車隊的人去聊的話, 他們會把 Bora 看做是爬坡輪組。 這是因為他們只有 Bora 可用。



而我們贊助的車隊則有那麼一點點被寵壞了。 他們擁有 5 個不同框高的全套輪組, 各式各樣的封閉輪, 車隊可以說是應有盡有, 隨意使用。 另外他們還擁有各種各樣的數據可供決定在什麼時候使用什麼輪組, 可以說傻子都能當車隊經理了。 但是對於那些對此感興趣而且精通輪組的車手來說, 這些都會使他們受益匪淺。 ”

我和車隊之間最為津津樂道的故事之一, 就是 2 年前的環法比賽上,我到達車隊下榻的旅館當天, Cancellara 在進入 Compiegne 的賽段中獨自突圍 1km 奪冠。 那天我一整天都在坐車,根本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什麼, 然而他們卻為此開了一個盛大的慶功會。 當時 Cancellara 站起來, 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並說:404 out 了,808 現在才是王道。 這事想起來都很興奮。


 

幾個月前我們曾在風洞實驗室裡合作過,當時 Cancellara 同意當一回小白鼠, 幫助我們進行輪組實驗。 在此之前還沒有運動員參與過這樣的實驗。 他說他會坐在車座上,然後任由我們凌辱其胯下之物。 不同的輪組騎行時會產生不同的阻力, 我們把這些阻力通過公式換算成瓦特值, 然後把結果拿給拉拉看。 當我們使用了一對兒三輻條輪組時, 他可以明顯看到該輪組比 404 要慢一點, 而 808 比這兩對兒輪組還要少 20g 的風阻。 Jens Voigt ( 敢打敢拼的一員老將 ) 也曾騎過一段時間 808 輪組, 他也很推崇該輪組。 這些對 808 有好感的傢伙們, 他們講話還是太保守了。 而 Cancellara 就對我說過:“大組賽里當我和別人一起行進時, 我感覺自己倒像是在騎一輛 TT 車和他們在比賽。”這句話至今令我感到振奮。

 
Cancellara 說得沒錯, 看看那些實驗數據, cervelo 車架配上 Zipp 的輪組, 在高速騎行下,相比其他車手會有非常大的優勢。 當然, 拋開這些硬件不​​說, 想要贏得比賽你還需要考慮車手的動力力量、 團隊的戰術等等一切你能想得到的因素。 但是對於我們這樣的公司來說, 選手會產生一種強烈感情或心理暗示, 他會想:wow, 今天我不僅騎得飛快, 還擁有最好的車子。 如果其他人想要趕上我, 他們得猛踩腳踏才行。 這種暗示本身就是一種優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