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選手贊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選手贊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6年3月7日 星期一

產品技術 - PROCORE

PROCORE

世界從此不同
NOTHING STAYS THE SAME




PROCORE 的特性

■ 輪胎壓力最低可降到 14 psi,從而提供了強大的抓地力。
     即使在最惡劣的地形上,輪胎依舊“粘” 在地上。
■ 輪胎提供極為靈敏的緩衝效果。
■ 更多的緩衝和牽引力,帶來更佳的操控、煞車和循跡控制性能。
■ 輪框有了超強的撞擊保謢,再也沒有蛇咬的風險了。
■ 既使在最惡劣的情況,也能使用較輕量的輪胎。
■ 高壓內腔提供優異的外胎失壓續跑特性。

Procore 可用於任何的山地車無內胎輪胎。


每輪重約 200 克。不論品牌,相容所有輪框內寬大於 23 毫米的輪組。輪胎最小寬度 57 毫米。





什麼是越野?

使用較低的胎壓騎乘意味著更好的性能...但同時會增加脫胎的風險。到目前為止的極限大約是在 1.5 bar,對一般的山地車輪胎來說,更低的胎壓幾乎是沒人敢騎,但!現在這一切都不同了!未來,胎壓可以由雙腔系統管控!

氣壓極低的外腔,具有理想的最佳越野性能。
高氣壓的內腔,則直接固定於輪框 – 輪胎即使受到非常強烈的撞擊也不會撞到輪框邊緣。
一般的無內胎系統若使用低胎壓,可能造成輪胎內的空氣大量流失,形成『打嗝』現象,但雙腔系統的內腔高壓可將輪胎牢牢固定在輪框上,『打嗝』是不可能發生的。





外腔
極度低壓 (10 - 20 psi )
無內胎含補胎液;最佳化性能。
內腔
高壓 ( 55 - 85 psi )
含專用內胎;抗蛇咬,更安全;預防『打嗝』。


雙腔室 – 單氣嘴

一支特製的雙流向氣嘴,可分配空氣流入內外腔室。氣嘴的上半部即是選擇器。只要簡單的向外旋出可將空氣打入欲充氣的腔室裡。

通用於法式氣嘴和美式氣嘴輪圈。




一車份轉換套件包含兩輪份必需的零件組



套件內含:
2 x PROCORE 內腔
2 x PROCORE 特製內胎
2 x 無內胎內襯帶
補胎液 ( Doc Blue )
輪胎安裝輔助工具








影片:
SCHWALBE - Procore 介紹
http://bit.ly/1p4aiQd

SCHWALBE - Procore 安裝介紹
http://bit.ly/1p4cPtJ






在 2016 年初時,選手江思瀚中國潮州國際速降邀請賽前安裝了 SCHWALBE 的雙氣室系統,並在臉書發文分享他這次騎乘的感想,我們也很開心他能在新年度為自己摘下首冠。在這之前,江思瀚其實已經使用 PROCORE 有一段時間了,在賽前換上了一組新的套件。我們想給選手的不只好還要更好。




讓我們一起為他大聲喝采。






照片來源來自:https://www.facebook.com/xtrdh




2015年1月15日 星期四

2015年 頂成公司贊助選手


2015 年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今年我們也贊助了一些在賽場上發光發熱的人,希望在他們圓夢的路上我們可以進一點小小的心力。

三鐵選手

汪旖文
贊助商品
CERAMICSPEED 軸承、ZIPP 輪組、SCHWALBE 外胎


三鐵選手

李宙諺
贊助商品
CERAMICSPEED 軸承、ZIPP 輪組、SCHWALBE 外胎、SALLOY 贊助整車



三鐵選手

張嘉家、張婷婷、張家豪
贊助商品
SCHWALBE 外胎

三鐵形象大使 

黃寶健 Kent
贊助商品
CERAMICSPEED 軸承、ZIPP 輪組、SCHWALBE 外胎

台灣登山王 

范永弈
贊助商品
CERAMICSPEED 軸承、SCHWALBE 外胎


登山車選手

江思翰
贊助商品
SCHWALBE 外胎、RSP 保養用油品




攀岩車選手

李珮瑜
SAPIM 輻條







2014年8月28日 星期四

比賽介紹 密苑雲頂盃 - 山地車速降賽


這幾年來中國大陸國內的騎乘風氣越來越盛行,在北方陸續有了好幾個滑雪場,以滿足內需市場提升,大家逐漸開始重視休閒生活的人民,而雪場在夏天沒有雪的時候,正好可以向歐美國家一樣開發來給自行車使用,而雲頂就是一個這樣的滑雪登山車公園。

我們贊助 SCHWALBE 外胎的車手江思翰也參加了本次的比賽並且拿下AM 單肩組與 DH 雙肩組的雙料冠軍。







賽後在接受 BIKETO 的訪問






更詳細的資訊請洽 BIKETO 網站

2014年7月31日 星期四

比賽介紹 - 張家口雲頂登山車場地比賽資訊















我們贊助的山地車車手江思翰目前在雲頂協助開發賽到嘍!

或許大家對於雲頂登山車場地還有一點陌生

以下是雲頂登山車公園的簡介:




密苑雲頂樂園山地自行車公園由專業設計團隊設計,是目前國內最專業、最高端的山地自行車公園。

    目前共完整開發由三條專業車道:土撥鼠樂園道( 3700米 )、穿雲道( 4200米 )、追鹿道( 11000米 )。

    土撥鼠樂園道,屬於山頂初級越野道,位於山頂,事業開闊,難度較小,適宜大眾騎行愛好者體驗,沿途鮮花眾多。土撥鼠樂園道吸引了眾多家庭騎行著和老年群體。騎在山上,不要一口氣騎完,周邊的風景很值得欣賞。土撥鼠樂園道屬於山地越野道,需要一定技巧。

    穿雲道是目前中國最專業的速降山地自行車道,全程穿越草地和樹林,在專業的自行車愛好者和年輕遊客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追鹿道是一條專業的山地自行車越野車道,全程穿過高山草甸、林地、水庫等不同風景,沿途植被多樣,動物種類多,適合大眾遊客。

    密苑雲頂樂園戶外服務中心提供專業山地越野自行車、軟尾車等專業休閒設備租賃服務!


========================================

回歸正題

由於這次在北京聯賽過後, 江思翰隨即前往雲頂替大家先試試看比賽的路線如何, 雲頂雪場就像一般的國外雪場一樣, 終點後面就是大家住宿的飯店, 雖然登山車場地目前才營業第三年, 但已經開始慢慢的有規模了,路線也在逐步地增加中,重點是有纜車可以做上山啊!







房間看起來不錯, 也足夠讓四個人睡, 當然有基本的







看看這個彎轉起來多過癮啊!






目前最新的時程與報名費已經出來
人民幣 1200 RMB 包含三天兩夜的住宿與纜車的費用。

報名的網站即將公佈





要去的請舉手!






2014年7月30日 星期三

SALLOY 贊助 - 選手介紹 江思翰



姓名:江思翰     
生日:1989/09/29

近年成績簡介
2009 登山車亞洲錦標賽DH 13th
2009 全國運動會1th
2010 登山車亞洲錦標賽 11th
2010 公路亞巡賽(環沖繩)一站 單站 8th
2011 全國運動會 XC 4th                
2012 全國登山車錦標賽XC 2th
2013 全國登山車錦標賽DH 2th

2013 PINK BIKE中國北京速降聯賽年度總冠軍

從小就愛騎車的思翰, 跟著輪子有著一份分不開的緣分。
早年國小在大坑的仁志山莊場地,菲司達盃就開始跨組別展露頭角,家裡面滿滿的獎盃,是江爸爸說也說不完的榮耀。
長大後也代表過台灣參加過許多場比賽,上高中後就讀的也是中部最知名的大甲高中成為台中縣隊的一員,之後更成為稱霸全台的前勁車隊的車手。
當然思翰也不忘初衷,當有機會跑聯賽時,毅然決然的重新回到下坡車的懷抱。

以下是單車時代對於思翰的專訪
原文出處:單車時代   http://cyclingtime.com/tw/documents/2631.html

重回下坡舞台 江思翰北京發光

職業選手路坎坷 北京 Pinkbike 速降聯賽展身手


 中國在2013五月底有一場國際下坡賽為Pinkbike中國山地車速降聯賽(編按:速降=下坡),吸引全世界超過 70 名速降賽職業選手聚焦大都北京,其中包含台灣、挪威、墨西哥及中國本土的 Pro 級身手,紛紛不遠千里,前來參賽。這場中國最大的速降系列賽,首戰冠軍選手江思翰代表 XDS 小熊車隊前來,隻身征戰,就拿下第一名的好成績,打響台灣選手的名號。
學生職業車手
賽前整備獨立完成
本屆賽事,江思翰隻身搭機前往北京,賽後回想起來,他說:「當時真的蠻緊張的。」除了一個人扛著超重的下坡車和行李,補修品裝載有限,到了會場更是人生地不熟,雖然主辦單位有為選手們安排住宿,但在"分居"的狀況下,賽前其實沒有太多機會,能和來自各地的選手交流。
此外,非官方賽事的安排與以往不同,同場競技的對手,賽前各自有一段練騎時間,也正因如此,個人無法看到所有參賽選手的狀況,代表車隊跨洋出征的壓力,讓他的心情格外忐忑。
練習的好成績:是壓力,還是助力?
江思翰在正式比賽前一天場勘時,跑出 2 分 09 秒的成績,足足比場地最佳的紀錄快了 10 秒之多,也讓大賽當天,不少選手議論紛紛,在現場尋找他的身影;此外,當天賽前的練騎對外地選手來說何其重要此時江思翰卻發生機械故障,突如其來的意外,不禁讓他慌了手腳。
在這次速降聯賽的殿堂,選手們沒有排名賽的機會一探虛實,卻要在短短 2 分多鐘的賽程裡一次定生死,加上四周場地與人員的陌生感,外地選手必須自我調適,用最短的時間進入狀況,才有辦法與本地好手一較高下。
遠征不負眾望
2 分 05 秒破場地記錄
好不容易排除了機械故障的因素,江思翰賽前沒有練騎、又不了解對手實力,只能將穩定度的成份降低,以全力衝刺的方式應戰。他回想著出發讀秒前的情況,腦中仍是一片茫然,是興奮還是緊張?「那種感覺很難形容。」他說。
出發後,急速穿越前段的小樹林,進入高速的岩石路面,聽見現場觀眾的歡呼聲,他才整個活了過來,回神將賽前一步一腳印探勘的細節與策略發揮出來。
經過昨天反覆操作,並配合攝像畫面在電腦前一次次複習,江思翰腦中已經牢牢記住整個賽道,同時,他也細部分析了整場的戰力應如何分配,才能在無氧的戰鬥中取得優勢。
全場觀眾的歡呼聲幫助他進入狀況,發揮應有的水準,最終以 2 分 05 秒的佳績,打破該場地 2 分 19 秒的紀錄,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實力。
訓練即生活
與時間賽跑的穿插訓練
目前就讀於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所的江思翰,從國小五年級開始接觸下坡車運動,至今已有 12 年的時間,看好內地登山車運動蓬勃發展,加入小熊車隊後,江思翰開始將重點放在中國內地的下坡車競賽項目。
職業選手的生活相當忙碌,自行車運動填滿了他的生活,除了在校修習相關課程外,每週隨浩捍車隊進行 3 天的自主訓練,他說,下坡車選手藉由公路車的間歇式訓練,提升自我體能,以面對近乎無氧的下坡車運動。
一度中斷的選手生涯
投入自行車競技,這十多年來,江思翰也曾面臨受傷瓶頸,不僅曾經斷過拇指、腳部韌帶的傷勢更讓江思翰被迫中斷訓練長達半年的時間,他知道,自行車選手的訓練一旦沒有延續,體能上就會出現斷層。
面對傷痛低潮,除了心理上一時無法接受,飲食的調適難以配合的狀況下,江思翰在 3 個月內增重了 12 公斤,唯有靠毅力與長期的復健,才有機會重回賽場,堅持,是他選擇的路。
投身國際賽
選手需要以賽代訓的環境
旅外征戰讓他體會台灣缺乏下坡車賽道的困境,選手們在沒有變化的場地下練騎,進步的成效有限;再者,在缺乏長賽道的情況下,與熟悉場地的選手同場競技,就無法準確鑑別出選手的程度,這也是國內自行車運動強調將選手送往國外的原因,期盼透過以賽代訓的方式,與國際好手競爭、交流,從生活中耳濡目染,融入職業選手的運動環境,遂能在細部的技巧方面再進化,也給予自己繼續向上的動力。
 
放眼未來  進步要比別人更快
除了場地的限制外,台灣的賽制還是以按錶計時為主,相對於大賽採用的電子儀器,與國際接軌仍需努力;中國內地選手的競賽多採用國際規格,標準的場地與賽道讓人稱羨,菁英選手們普遍獲得企業與官方支持,在這種情況下,選手們得以全心全意地投入訓練,提升自我表現,本屆聯賽的賽場上,中國選手較去年成績有著 10 秒的大躍進,也讓江思翰不以為滿,回頭反省自己的訓練菜單。
自我衝刺之餘,一個人的比賽不孤單,中國內地的車手和車友展現地主熱情,包括幫助他排除故障的北京選手王佳偉,以及賽後熱情的內地其他好手們,都展現親切的風度,盡地主之誼的表現讓他倍感窩心。
下個月即將再訪中國參加 Pinkbike 中國山地車速降聯賽第二站,請大家持續關注他的好表現!